阅读历史 |

第一百二十九章 人在遮天,欺师灭祖!(2 / 2)

加入书签

它直属这片大宇宙管辖,行刑之间,与大天地种种“数据”共享。

正因为底层的规则是一样的,所以天劫才能有诸多奇异变化,烙印出昔日的那些至尊人物的道和法。

这部分的道,是能用来作为刺激,让人体内道做出反馈的。

不过,也很可惜。

透过这样的过程,姜逸飞也洞察到了,这些反馈终究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

人体体质和血脉的本源奥秘,还有更隐秘的地方需要挖掘,他现在的所得,是固定的,而非成长性的。

一般来说,人体本源随修为的提升而跃迁,相辅相成,是做乘法。

而他现在从天劫中所获,固然不菲,但只是在做加法。

二加二等于二乘二,现在是持平,可未来就不好说了。

“唔,也对,人体的秘密繁多,我现在只是把握了人体道种关于人体内道激活的这一部分,还有许多盲区所在。”

姜逸飞自省,谈不上多少失落。

以身为种的全部奥秘,哪里是他现在能彻底参悟破解的?

以身为种,不能小看了……当然,也不需要太高看。

像是什么吹嘘到准仙帝、仙帝的层次,大可不必。

实质上,它只是指向仙王层次,仅此而已。

毕竟,它一开始的创立,只是为了媲美宇宙雏形、世界树幼苗这些无敌种子。

古老的仙王们研究它,说到底是为了打通一条路,想要量产仙王。

因为,像是宇宙雏形、世界树幼苗这样的无敌种子,这世间太少了,根本不够每一个人杰人手一份。

归根结底,这是资源上的限制。

在这样的情况下,以身为种才被搬上了讨论桌,是对仙古法资源不足的补充。

以身为种,以人身比肩大宇宙!

只有这样的理念支撑,才能叫板宇宙雏形、世界树幼苗。

但,这根基虽强,实质也就是指向仙王而已。

因为,仙王就是宇宙级生命体了!

仙王,可以化禁区,自产长生物质;也可以灭界,是从大道层面上彻底抹去一个世界,而不是仅仅打成残骸废墟。

以身为种,以人身比肩大宇宙,理念很宏大,但是仙王已经站在了这条路的终点。

哪怕是荒天帝开创了第六秘境也一样。

因为荒天帝的第六秘境——举头三尺有神明,你说它算以身为种里的境界吧,可以;但要较真的讨论,它也脱离了人体的范围,在人身之外。

当然,最后那“神明”归身,将所有的精粹融合进了人体中,从本质上壮大了人体,实现了生命层次的跃迁。

在那时,兜兜转转间又重新回到了五大秘境。

走出去,走回来,却变了层次。

不过,不管是怎样的层次,这里面的奥妙都太多了。

姜逸飞虽然踏入了这个宝库中,他却未能得其全解,还在路上。

此刻他获益良多不假,却也有了更多的未知摆在他面前。

好在,他还有足够多的跳板作为媒介,不止是从天劫中榨取滋养混沌体的养分,还能去展开一些涉及血脉本质的研究。

当然,这也是因为他足够的强大。

换做一般人在这天劫中,早就死的渣都不剩了。

哪怕是天骄人杰,也只能苟延残喘。

怎能如他,还活蹦乱跳的,随意诛杀至尊,单刷不死天皇?

更妙的是,姜家的“底蕴”丰厚。

这都是先祖——恒宇大帝培养的好!

姜逸飞映照诸强烙印,在体内先后发现了太阳圣皇、太阴人皇、太皇、虚空大帝、神州大帝、九黎大帝的血脉,这一方面可以看出,这些人族大帝道统的“勾结”,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姜家对恒宇大帝思想理念的贯彻。

一位位人族大帝开创的极道世家,彼此都有过联姻结合,这样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伱。

这或许没有用。

但一旦有用了,能派上用场了,就是一笔惊人的财富!

“祖先的生命印记,活在后人的体内。”

姜逸飞这一刻忽然多了许多的感触。

他提炼出前人的血脉,能追溯到一位又一位相关的大帝,让这血脉中的神性被激活。

当然,这很勉强。

因为那神性真的太微薄了。

不过对于他来说,外挂在身,损强补弱。

损有余而补不足,只要给他一点阳光,他就能无比灿烂。

况且,血脉力量微薄怕什么?

看看这里是哪里?

是天劫之中!

“这是上苍赐予我的福地!”

姜逸飞如是说道。

此时此刻,在他的身后有九条神链在飞舞,那已经洞穿了一位又一位天劫烙印下来的人族大帝,一个个的都被串在神链上。

有太阳、太阴、虚空、太皇……反正但凡是能跟他血脉搭上关系的,都倒了血霉。

他们被单刷镇压后,挂在神链上,一次次的抽取体内法则烙印,但又没有直接灭杀,而是等天劫为他们进行恢复。

“天劫……好人啊!”

姜·魔祖·资本家·逸飞,发出了满足的感叹。

他一边周旋于大帝军团的围剿,一边榨取天劫的价值,上一刻还是太阴人皇第不知道几千代的后裔,却将太阴人皇打的半死,提炼出烙印碎片,滋养体内的人皇血脉,让极道法则在演化和壮大。

下一刻又成了虚空大帝第几百代的后人,从这位大帝的烙印身上榨出价值。

何等的……丧心病狂!

什么叫欺师灭祖?

这才是最冷酷无情的欺师灭祖!

他学过这些人的经文,参考以便创法,本身就有些师徒传承的关系,如果再从血脉上考量,那就更有渊源了。

结果,现在全都被挂起来了。

(本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