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978.头疼(2 / 2)

加入书签

还有一部分, 则是留在了手中, 日化用品厂郑山想要塞给白艺的, 但白艺没要。

因为距离太远,而且没有太大的价值。

还有一些造纸厂, 印刷厂之类的。

这些想要找人接手或者扔给哪个集团都是不合适的,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厂子现在都是亏损的, 而且还不能直接卖掉或者大规模裁员。

郑山手中现在有三百一十五家这样的中小企业,大部分都是从政府收购来的。

而这些是不能一下子就进行裁员或者卖掉的, 要不然会产生很多的影响。

这些企业可都算是政府这边半卖半送给郑山的,价格要的很低, 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信任郑山,不会去为了那点钱, 进行大规模的裁员或者将厂子拆分卖掉。

要知道郑山买下来的这些厂房,虽然看上去价值不高,而且大部分都是亏损的。

但是要真的拆开了卖掉,价值最起码翻一倍。

现在郑山头疼的就是这些,因为这些产业太过杂乱了,而且各个地方的都有,没办法进行有效的整合。

就像是一些食品加工厂, 郑山完全可以塞给宁友德,但这些食品厂距离实在太远,收下来根本就是给自己添麻烦。

各种成本也会变得很高,所以根本就没人要。

现在郑山头疼的就是这些, 就算是他想要进行大规模的裁员或者直接停掉,也是需要十年的时间来慢慢解决的。

看着手中的各种详细报告,郑山揉了揉眉心,走到巨大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的风景,心情稍微好了一些。

这些产业太过杂乱了,郑山也知道,根本不可能将他们都整合到一起的。

而且各种产业距离太远,要是一起管理的话,管理成本也会变得很高。

其实郑山心中也算是有了一些计较,只是暂时没有下定决心罢了。

接下来郑山又开了一些会议,主要的就是询问其他人对于这样的事情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但毫无疑问,大家对于这些散落在全国各地的零散产业,都没有什么好的办法。

要是郑山就这样扔着不管,其实也不是不行,毕竟这点钱郑山也没放在心上。

不过这件事情不仅仅只能看表面,因为三百多家小厂,涉及到的人和家庭是非常多的。

直接说涉及到十数万人的生计也不为过。

所以郑山不可能就这样算了的,而且其中很多企业也不是没有潜力,只是因为之前的管理问题和其他问题没有发展起来。

郑山在公司内部没有得到什么好的建议,随即又去了几趟政府那边,询问一些建议。

但那边要是有好的办法,就不会拖到现在,最后没办法,只能选择减负,扔给郑山了。

不过上面也说了,如果郑山有什么困难,尽管可以提出来,另外就是并不是让郑山一定不能裁员,只是不能所有企业都进行大规模的裁员和关停。

最后郑山实在是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了,只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来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