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54章 眼见为实(2 / 2)

加入书签

王宵猎不怕别人学自己,能学好算是本事。实际上这个时代,也没有人能学。治军理政的办法可以学,但其他地方基本推行不下去。兵可以招来,也可以建新兵营和军校,但钱从哪里来?王宵猎所有的政策,都有一个必不可少的后盾,财政一直宽裕。

朝廷见到王宵猎印会子,也可以学着印。但朝廷印的会子,总是用不了几个月,就被人当成废纸。哪怕再是精选工匠,提高工艺,也没有用处。

很多东西,看着是一回事,真做起来是另一回事。你觉得是因为这,因为那,其实不是那么回事。

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的因果关系很有迷惑性。你看着是因为这样所以才会那样,其实因与果没有关系,只是一种错觉而已。改正这种错觉,可不是容易事。

王宵猎前世,有一件事情给了他很深的印象。

一个讲三国很出名的易教授,有人采访,说为什么宋朝禁宰耕牛,水浒好汉们却特别喜欢吃呢?易教授说,宋朝禁宰耕牛,所有牛肉是不允许卖的。水浒好汉们吃,是因为他们本就带着反字。而且这些好汉们点牛肉的店家一般也很小,并不在乎官府的禁令。

这个问题,从问开始就有很大的迷惑性。

官府禁宰耕牛,百姓就不吃牛肉了吗?两者其实并没有关联性,更没有因果关系。不是宰了耕牛,人们才有牛肉吃。牛不宰,难道就不会老死病死了?老死病死的牛,百姓会挖个坑埋了?还不是一样要吃掉。

说宋朝人不吃牛肉的,大多是一些非专科的历史学家。便如易教授,本是教中文的,并不是历史学家。因为故事讲得好,而不是历史研究得好,才突然成名。成名之后,就觉得自己是历史专家了。

牛肉的问题,本来不应该是问题。只是因为现实条件改变,猪肉便宜了,便有一些人提出来,宋朝人贵羊肉,而把猪肉则视为贱肉,富贵人不吃。相应的,就有人把牛肉也牵扯进来,说是吃牛肉的人有反意。新笔趣阁

非工业时代,吃草的羊与牛的养殖成本是比猪高的。所以大部分时间,大部分地方,猪肉比牛肉、羊肉贵。宋朝人喜欢吃羊肉,倒不只是便宜,还与延续下来的习惯有关。

王宵猎的政策,就是明白给别人看,甚至把其中的道理都说给他们,不懂还是不懂。为什么这么做,这么做了会有什么后果,很多人看不清。就跟禁宰耕牛跟卖牛肉关系不大,却被很多人认为有因果关系一样。

复杂的社会,想把事情看清楚,需要清醒的头脑。而这个世界上,清醒的头脑并不多。

(不好意思,今天没有补上昨天欠的。明天吧。见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