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4章 学校(2 / 2)

加入书签

出门向东,走不到半里路就到了一个市场。这是一块专门开辟出来的地方,不但卖肉卖菜的,更有卖各种吃食之类。如果不想做饭,这里可以很方便买到。

市场的门口,有一家“仙客来”饺子馆。

张择端指着饺子馆道:“现在洛阳,若是平常饭菜,都喜欢到饺子馆里。花钱不多,又能吃饱,很是划算。”

说完,带头走进了饺子馆。

饺子馆流行,其实是洛阳最近开了很多工厂,多了工人消费。以工人的收入,这种饺子馆可以经常来,而以前的酒楼之类,就不方便去了。

随着纺织厂开始正常生产,大量工人涌入,洛阳的很多生活习惯被改变。

王宵猎未进驻之前,洛阳几乎是一座空城,人口很少。大量工人涌进来之后,几乎成了洛阳的主要人口,一切都围绕着这些人。

到了二楼的小阁子里,张择端要了三盘韭菜饺子,一盘酱牛肉,一盘手撕鸡,一盘猪耳朵,一盘拌藕片。对李清照道:“嫂嫂有什么喜欢吃的?一并点上来。”

李清照道:“不知有没有银条,点一盘来。常听人说此菜是洛阳名产,只是现在有些晚了。”

张择端叫来小厮,一问才知道,现在的银条是珍稀菜肴,一盘就要一百文钱。张择端听了笑道:“今日是为嫂嫂接风,只好破费了。一百文,虽然不便宜,还好吃得起。”

便吩咐小厮上一盘,当作给李清照尝鲜也好。

又叫了一瓶酒,几个人倒了,连喝边吃。

饮了三杯酒,张择端问李清照:“嫂嫂还洛阳,不知以后怎么过活?”

李清照沉默了一会,才道:“我不过认几个字而已,其他的活计一概不知。怎么过活,却没有想过。”

张择端道:“嫂嫂好大的名声,不如就开一家学校吧。收些女孩儿,教她们些诗词歌赋,也能够赚钱养家。”

李清照道:“洛阳城里现在人口不多,又能招几个人呢。”

张择端叹了口气:“嫂嫂,你小瞧洛阳城了。宣抚司衙门在这里,里面多少官员?宣抚司来了,许多商家字号也就跟着来了。这些人都是家里有钱的,交些学费自然小事。”

李清照道:“有这么多吗?”

张择端道:“不但是有这么多人,而且宣抚对官员管得严,没有了家妓,没有了歌舞,官员手里有钱。他们有钱花到哪里去?要教育子女。现在请教师到家里太难,学校当然容易招人。”

www.yetianlian.info。m.yetianlian.info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