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96章 胭脂评胭脂(1)(2 / 2)

加入书签

徐凤年笑道:“你怎么知道他没有底线?皇甫秤,甚至是褚禄山,其实都没有外界想的那么简单,他们跟好人自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货色,不过要说有没有底线,要我来说,比起那些一边**狎妓一边口口声声忧国忧民的清谈名士,要有底线多了。太把自己当人的,很容易不把别人当人。瞧着不把自己当人的,反而更能留下一点赤子之心。打个不太恰当的比方,武当山和龙虎山,同是道教祖庭,天师府的黄紫贵人满身仙气,高不可攀,不是达官显贵都走不进那扇门,武当山上辈分最高的老道人,没什么仙气,倒是能跟百姓香客唠家常,你说谁更有人情味一些?皇甫秤给我当走狗,我这个世子殿下也好,皇甫秤自己也罢,都不会否认,可皇甫秤肚子里的辛酸苦辣,真要让这幽州将军倒苦水,你都不忍心听。”

裴南苇平淡道:“我也不想听。”

徐凤年唏嘘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也就只有无故翻书的清风知晓了。”

裴南苇愣了愣,笑道:“看不出来,你也会伤春悲秋?”

徐凤年白眼道:“我好歹是一年作出佳诗百篇的才子好不好。”

裴南苇斜眼拆台道:“买诗抄诗也算?”

徐凤年笑道:“如果不是我重金买下这些北凉寒士的诗篇,你以为他们有足够盘缠去千里之外的京城赶考?”

裴南苇反问道:“可曾有一人说你的好话念你的恩情?”

徐凤年撇了撇嘴,有点罕见的尴尬,“大概是说了我没听到而已。”

裴南苇冷笑道:“再者,北凉贫瘠,士子更是凋零,结果都被你双手奉送给了朝廷,你这个世子殿下,真是好大的肚量!”

徐凤年摸了摸能撑下两大青花碗青精饭的肚子,自嘲道:“肚量是不小。不过好人有好报,当下不就有近千外乡士子来北凉扎根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