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1章 团圆饭 (终)(1 / 2)

加入书签

顾音书离开的短短一段时间,摄政王府迎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人。

而这个人的到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他彻底终结了顾音书前半生所有的坎坷,也是自此以后,顾音书终于摆脱了前半生颠沛流离的命运。

姚尧是在摄政王府被替换的,那位手眼通天的人物只用了一下就让他毫无反抗力地倒下,不过,庆幸的是,那个人并没有杀了他。

所以,他醒来的第一时间就去看摄政王的独子,却惊讶地发现时间已经过去好多天了,最重要的是,容尘居然快要死了,他的识海一片空空。

来不及多想什么,他一路打听,很容易就从百姓口中得知了顾府的惊天一爆。

在这段他的哥哥姚文稷快要找疯了的,众人几乎不抱希望的时间里,他一直都待在顾府的那一片断壁残垣边收集容尘的残识,可却始终寻不到剩下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怕拖下去反而更加不利,他索性将那些收集起来的识海带着来打算给容尘植入,却惊讶地发现最重要的那一块不知何时竟然自行回了识海内。

所以,顾音书一回来时就得知容尘的识海已经被复原,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整合恢复,而,人算是救回来了。

也就是说,人活了,但是什么时候恢复完毕,什么时候才能醒来。

对于顾音书来说这种结果比她不知前路的空等好出了千万倍,于是,她收拾了一下,便找人将容尘带着回到了顾府。

顾府的房子虽然是临时居住的,但也不缺任何东西,生活很方便,而且,到时候顾音书生产的时候也方便就近寻医。

所以,当得知顾音书要带着容尘离开去山里避世的时候,他是一千一万个不同意。

“不行!绝对不行!其他的事我都可以答应,唯独这事不行,况且,你还怀着孕呢!万一到时候你要生产了,容尘还没有醒过来……”

“哥哥!”顾音书恼他一眼,然后低下头道,“我相信他一定会很快醒来的,我俩大概是和这尘世真没什么缘分,而且,这是我也是有其他考量的。”

顾梦龙皱着眉头,寒着一张脸,又不能对妹妹大吼大叫,整个人憋的不行,“什么考量?”

顾音书上前在顾梦龙身边坐下,像小时候那样挽着他的胳膊,语气平静而具有说服力,“哥哥,你也知道,我与容尘修的都是玄门,对于我们来说,这凡尘俗世灵气稀薄,实在是不如三上恢复的快,而且,我又不是不回来了,待容尘好点了,我们会时常回来看看的,到时候,你就要当舅舅了,你可要提前准备好礼物。”

顾梦龙知道自己说什么也没用了,自家妹妹这个脾性他是了解的,看着柔弱不堪,却心定的很。

所以在强硬塞了十几个护卫和三个稳婆后,顾梦龙终于妥协了。

顾音书也没有拒绝,顾梦龙提供的这些都是刚需,本来她也是准备要寻来的。

说走就走,第二天,顾音书就离开了京城,只有顾梦龙一人相送,倒不是旁的人没有,而是她压根就没有告诉别的人。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顾梦龙再担忧再不舍也还是调转马头回了京城,这座京城就像是一座囚笼,有的人已经跳了出去,有的人却心甘情愿被关在这里一辈子。

一辆马车疾驶在宽阔的官道上,顾音书掀开窗帘向外望去,心情在望见那郁郁葱葱的一片时,豁然开朗,再走不了半日便成了没有路的崇山峻岭,而这里,正是她的目的地。

“顾姐姐,就咱们两人怎么才能把道长弄上去啊?”

顾音书收回目光,对死活要跟着他们的小书道,“小书,你不用担心,带上那些人太过累赘,而且,我们有朱颜啊!”

小书听罢先是一顿,随后想到这山上人多了的确不清净,不过,朱颜一只小猫咪能做什么?当然,她还是很相信顾音书的话,毕竟她可是道长这样厉害的人都喜欢的愿意为她去死的女子,肯定有她的长处。

“顾姐姐,以后,不要叫我小书了,这是你的名字,我以后就叫阿兰吧,从前,我还是一棵树的时候,身旁生长过一从兰花,它生的十分好看,我很羡慕。”

顾音书低笑出声,“名字不过是一个符号罢了,你想叫什么都可以,重要的是有人会因为你而记住你的这个名字,那才是这世上极其浪漫的事。”

阿兰似懂非懂,很快就到了山脚,马车已经无法继续行进了,顾音书先下车,然后对跟着下来的阿兰道,“把朱颜叫出来,然后从它肚脐下取一缕香出来。”

阿兰虽然不知道顾姐姐要做什么,但她还是不由自主地信任她,所以,等她眼睁睁地看着朱颜变成一只巨兽的时候,几乎忘记了呼吸,她从前也是见过不少猛兽的,可是眼前这个由她抱在怀里的小猫咪变成的巨兽却比猛兽更有威慑力。

而且,它长的很漂亮啊!威风凛凛的。

半晌,她才道,“原来,这就是顾姐姐说的有办法啊,所以,咱们三个是要被朱颜驮着上山吗?”

“是的。”顾音书朝着山上看去,这座山虽然比不上柞水观那么高,但胜在地势复杂,且林子里迷障重重,等闲之辈还真进不去。

三人躺在化作巨兽的朱颜背上,只觉得像是睡在柔软的大床上,朱颜上山又快又稳,阿兰甚至没有觉得有一丝颠簸。

越来越远了,曾经她万分期待能入世的凡尘离她越来越远了,可是随之而来的熟悉的清新的味道让她整个人浑身舒畅极了,她还是适合生在泥土中,安稳度日。

人类的世界虽然异彩纷呈但是也充满了未知的险境。

世事无常,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京城里的几个孩子都长大了。

摄政王府的小世子君子澜继承了君鸣凤的优良传统,整个人俊美不凡且智商在线是这一群小伙伴中的军师。

这一日,父王和母妃去郊外祈福去了,他则趁机去了姚将军府上去找他的玩伴姚曙光,那个人太过厉害,常常让人忘记她是个女孩子,反倒是那个乖巧听话的弟弟像个闺阁小姐。

当时作为姚家第一个孩子的她被姚将军起了一个张扬至极的名字,一点也不像是女孩子的名字。

都说一个人的名字决定了未来,那姚曙光本人便将这句话贯彻到淋漓尽致。

到了姚府一问果然得到了同一个答案:小姐在校场。

他忍不住道,“你家小姐不是被勒令在家学绣花吗?怎么又跑出去了?我看啊,她这辈子是学不会绣花了。”

“姓君的,别以为我不敢揍你,我学不学绣花与你何干!”

身后忽然响起一阵咯咯作响的拳头声,君子澜迅速换上一张笑脸转过身去道,“自然,我们阿曙将来只需要等着穿用那些成品就好了,你是做大事的人,何必拘泥于绣花。”

这一番话说的极尽谄媚,一旁的家丁忍不住感叹:摄政王权势滔天又怎样,到头来还不是要为儿子娶媳妇同曾经的下属平起平坐。

没错,几乎整个京城的人都知道君子澜喜欢姚曙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