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106 章 两相思(七)(2 / 2)

加入书签

“师父!”钟知意一见她,简直像蒙冤受屈的苦主见了主持公道的青天大老爷,那叫一个悲喜交加,只差抱着她的大腿怆然涕下:“师父!我家先祖不是盗墓贼!”

关于流云伞和钟氏先祖的故事,还要从很久很久以前说起。

那时候,风铃山还是一处人迹罕至的荒郊野岭,这荒郊野岭间有这么一个无名野洞,因为人迹罕至,野洞也只是寻常洞穴,不足为奇。直至许多年后,北方闹了饥荒,百姓逃难于此,落地生根,繁衍生息,由一个难民组成的小村落渐渐汇聚成热闹的县城,这山里的烟火气自然也越来越浓,有砍柴的樵夫,有打猎的猎户,有采药的大夫,还有玩耍的孩童。

风铃山算是个风水宝地,满山也没有要人性命的野兽毒蛇,因此附近的孩子都很愿意到山上玩,总是成群结队的到处疯跑。

此情此景,大人看了难免心惊,毕竟这山里有那么一个野洞,倘若孩子一时不慎跌落洞中,便是大罗神仙也救不回来。

因此全县城百姓不谋而合的给这野洞取了个响亮的名号,即为吃小孩洞。

吃小孩洞起初只是为了吓唬孩童,以免有孩童丧身于此,可日久天长,代代流传,这吓唬孩童的故事竟流传成真事,甚至连当地县志上都有关于吃小孩洞的记载:平安县,风铃山,食童洞,深有千丈,内藏乾坤,吞食孩童上千。

待到钟家先祖游历至平安县的那一年,风铃山上已经空无一人了,百姓都称山上的吃小孩洞成了精,只要小孩子进了山里,便会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不必寻找,定然是被吃小孩洞给吃

掉了。

钟家先祖彼时正值年少,一腔热血,无畏无惧,听闻平安县一年间被吃小孩洞吃掉了数百名孩童,便决心要下洞一探究竟。

然而那洞里虽险,却并没有什么妖邪精怪,只有一把在黑暗中沉寂千年万载的流云伞。

“所以吃小孩洞是怎么回事?”

“是有人借着吃小孩洞的传闻从中掠童!后来被我家先祖揭穿,叫官府处以了磔刑!”话至此处,钟知意又情不自禁地重复了一遍:“师父!我家先祖不是那翻尸倒骨的盗墓贼!”

“知道了知道了……你都说好几l遍了。”

郁润青并不理解钟知意此刻的心情,她自幼以家族为荣,以祖辈为傲,将“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家训挂在嘴边,时刻奉行,倘若先祖是那等穿掘夺宝,道貌岸然的盗墓贼,她半生的骄傲与信仰岂不是成了一场笑话。

查明真相的那一刻,钟知意只觉劫后余生,恍若隔世。

“不过,既然不是盗墓,为何你家先祖要守口如瓶?”

“嗯……这个……”

见钟知意难以启齿,一旁的瑶贞便替她解释:“不是盗墓,只是恰巧进到人家的墓里,拿走了人家的陪葬品。”

郁润青:“……”

瑶贞的解释和郁润青的沉默让钟知意暗暗红了脸:“可,可我家先祖事先也不知道那吃小孩洞里会有个墓穴啊,他是抱着必死的决心下洞的,本意是好的啊,师娘你说是不是?”

陆轻舟笑着点点头。

钟知意见状,顿时有了底气,继续说道:“后来我和瑶贞去了风铃山,也下了那吃小孩洞,本想着带流云伞故地重游,见一见它的鸿蒙之主,可它却怎么也不肯靠近墓穴。我想是因为它作为陪葬品被送进墓穴后,千年万载都不得重见天日,所以生了畏惧之心。”

郁润青道:“那你们可查明墓穴的主人是谁了?”

钟知意道:“洞中倒是有碑文,可惜沧海桑田,碑文早已模糊了,只知墓主人名唤流云,死于十七岁。”

“十七岁?”

“没错。据我祖父说,先祖当年游历四方,见多识广,一眼就看出流云伞的伞柄和伞骨是由千丝藤所制,所以才将其带出了墓穴,那个时候,流云伞还并没有显露出它的不寻常之处……我的意思是,也许,墓主人刚得到流云伞,就死于非命了。”

且不说千丝藤是上古灵植,世间罕见,那伞面也是数以万计的天蚕丝纺织而成,更是极为难得,这样一件法器,不敢与春蓬和重葵齐名,却也称得上当世一流。

墓主人十七岁得此法器,已经很了不得,而在她死后,埋葬她之人又将这件法器留在了她的墓穴,只为陪伴她的尸骨。

钟知意非常笃定道:“可以想见,墓主人一定出身高贵,且倍受宠爱。”

郁润青并不认同:“若按你说的,为何将她葬在荒郊野岭?”

钟知意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因为风铃山是一块风水宝地啊。”

郁润青摇摇头:“年少早逝,若是我的孩子,我一定舍不得将她孤零零的葬在那里,无人看护,无人祭拜,千年万载的寂寞。”

瑶贞闻言,不由叹了口气:“看样子,我们是弄不清楚流云伞的来历了……”

“其实,也不是全无办法。”望着一筹莫展的三人,陆轻舟道:“或许可以试着引出流云伞之中的溯灵。”

钟知意一怔:“这不是禁……”

她话尚未说话,便被郁润青一把捂住了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