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65(1 / 2)

加入书签

?”

柯九笑呵呵地说:“都是粮食。那个贾家的铺子降价了,一百文钱一斗,我赶紧买了一些回去,咱们村里好几十户缺粮呢。”

伍永福双手揣在袖子里,蹲在马路边,惊讶地说:“这么便宜?昨天不还百二十文一斗吗?”

柯九停了下来:“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今天上午冉家粮铺就降到一百五十文钱一斗了,这下午又有一家小粮铺降价,虽然还是比以前贵了十五文,可我想着总比大老远去庆川买粮更划算吧。”

伍永福撇嘴:“那你就不担心这粮食还降价啊?我看你买贵了,这粮食肯定还要降价。我可是听说了,冉员外他们囤了上万石粮食,现在又有这么多庆川的商人带着粮食过来,这稻谷后面的价格肯定还会降。”

哪个老百姓不希望粮食降价呢?

路过的百姓一听这话纷纷附和:“是啊,一百文一斗也太贵了,肯定会降回十几天以前。”

“小兄弟,你买得急了吧,亏大了。”

柯九脸色大变,讷讷地说:“那我……我拿回去退给他们成不成?”

那肯定不行啊。

最后柯九只能哭丧着脸,垂头丧气地走了……去下一家客栈继续他的表演。

而客栈里刚安顿下来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的庆川粮商都傻眼了。

不是说百多文一斗,非常缺粮的吗?怎么一天的功夫就降到一百文了?

他们在庆川都要卖七十文钱一斗的稻谷,在庐阳卖一百文一斗,刨掉路上的开支、损耗等等,根本赚不了钱,搞不好还要贴点钱进去。

这不是白忙活一场吗?

第一批到庐阳的庆川商人都是比较敏锐的那种,眼看赚不了钱,他们也顾不得休息了,赶紧支摊卖粮,九十文一斗。

虽然会亏点钱,但也比带回庆川卖七十文强。

现在这形势,他们已经不想着能赚多少了,只求少亏一些。

但他们这副举动更是印证了先前哪些百姓的猜测。

粮价的连续跳水,让还没下手买粮的百姓都庆幸不已。他们生怕买贵了,一听降价反而更不买了,都在观望,指望着粮价再降一波。

于是冉奎他们搞出来的“贾家粮铺”刚开了个张就遇冷了,完全卖不动。

冉奎气得在家直跺脚,一晚上都没睡着。

第二天,他们下了狠心,让贾家粮铺一口气降到十几天前的六十五文。这么低的价格,庆川的商人肯定不敢跟他们打价格战了吧?

计划很好,但总是赶不上变化。

因为上午,一支百来辆车的大商队驶入了庐阳。

除了将田赋运往庆川外,庐阳人还没看到过这么庞大的运粮队伍,纷纷奔走相告来看热闹。

如此多的粮食运入庐阳县,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知道粮价肯定还要跌,所以贾家粮铺这新鲜出炉的价格突然之间就变得毫无吸引力了。

全县的百姓都去城门口看热闹了,哪还有心思去买贾家的粮食。

本想着能回点本,少亏一些,不要将粮食都砸自己手里的冉奎五人都傻眼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