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23(1 / 2)

加入书签

陈云州点头:“我得去知府衙门了,咱们就此别过。若是姑娘需要人护送回京,尽管说一声,我这边可以安排几个人护送姑娘回京。”

“你是不是怕又不走了,这么见天的催我赶紧走。”虞书慧不满地嘟囔道。

陈云州不接这话,是她自己说要回京的,他只是好心派人护送。她愿意接受陈云州本着道义会安排几个靠谱的人护送,她若是没这个需要,那就算了,反正他已经仁至义尽了。

而且他刚上任,事情多着呢,可没功夫陪这姑娘玩。

陈云州拱手:“杨大人还在知府衙门等我,我该回去了,虞姑娘,告辞!”

“诶,你……”虞书慧刚想叫陈云州,远远的就看到了一道熟悉的人影,立即笑道,“杨大人,好久不见啊。”

杨柏川大步走过来,乐呵呵地说:“虞姑娘,幸会,又见面了!”

陈云州回头才发现是杨柏川来了,连忙拱手行礼:“杨大人,您怎么来了,我正想去知府衙门找您呢。”

“都说了叫我柏川兄即可,你怎么又改回来了,这里又没外人!”杨柏川不悦地说。

他本来就看好陈云州。

如今陈云州连升两级,顶替了他的职位,他也跟着沾光,调去了盐州任知府。

盐州位于江南富庶之地,鱼米之乡,而且盛产海盐,是个富得流油的地方。虽同样是知府,但富裕的州府和偏远贫困的知府,地位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所以他这也算是升了半级,在盐州好好干三年,若能升迁自是最好,即便不能,那养老的银子也应该攒够了。

他调来庆川担任知府也不过才一年多,如此快的升迁速度可不多见。

这可全是陈云州的功劳。

而且依陈云州现在的年纪,过些年入京是很正常的事。届时,他们俩谁提携谁都还说不好呢。

所以哪怕自己官位要高一些,年纪又要大不少,但杨柏川对陈云州更为客气了。

若以前是礼贤下士的客气,那现在就是平起平坐的重视。

陈云州拍了拍额头,拱手笑道:“怪我,这记性太差,一段时间不见下意识地又喊杨大人了。柏川兄,不知你将调去哪里?”

杨柏川笑呵呵地说:“我被调去了盐州。若不是为了等你上任,咱们俩碰个头,见一面,我早就出发了。”

“让柏川兄久等了,今晚由我做东,给柏川兄饯行。”陈云州笑着说。

杨柏川一口答应:“好,今晚咱们不醉不归。毕竟这次一别,以后再想要一块儿喝酒的机会可就不多了。”

庆川距盐州有千里之遥,除非两人哪一日都被调到了京城,否则怕是很难再聚在一起了。说不好,这是两人此生最后一次见面。

陈云州笑着应好:“好,一会儿将陶大人他们也都叫上,这喝酒得人多才有意思。杨大人,咱们先回衙门吧。”

“也好,我正好有些东西要交给你。”杨柏川点头答应,回头又冲旁边的虞书慧笑了笑,“虞姑娘,我借云州一会儿,稍后再还给你。”

虞书慧俏脸顿时通红,眼神闪烁,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陈云州知道杨柏川误会了,连忙解释:“柏川兄,我和虞尚书府的千金早就解除了婚约。虞姑娘准备回京了,这次我们恰好顺路,便同行了一段,你莫要再胡说,不然让人误会了去,可是回影响到虞姑娘的名声。”

杨柏川像是第一次听到这事一样,装模作样地点了点头:“原来是这样啊。虞姑娘,在下糊涂,说错了话,在这里给你赔个不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