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3章 大灾中的陕西(2 / 2)

加入书签

而这些工程全部都纳入了以工代赈的范围,大旱之年,最不缺的就是劳力,吃饱饭就给你卖力干活。

能用水泥的用水泥,能用三合土的用三合土,能用砖石的用砖石,最不济的就是夯土。

地方官府的主要任务就是给受灾百姓找活儿干,从外地运入的粮食、土豆、蕃薯等吃食,全部充作工钱,发放给灾民。

有劳动能力的自己挣饭吃,没有劳动能力的,也有一份救济可领,让你不至于饿死。

头上烈日当空,散发着令人焦躁的热量。陕西巡抚李邦华戴着大草帽,一身便装,在几个随从官吏的引领下视察民情。

“大人请看,这里的引河主渠已经完工,支渠力争在年底完成。”官吏扬着晒得黝黑的脸,指点着汇报,“明年开春投入使用,本县就又增加了上千亩水浇地。”

李邦华点了点头,问道:“可是按左大人的设计?他是水利专家,规划设计都是有道理有学问的。”

“回大人,主体设计依照无误,个别支渠因为土质情况,略有改动。”

李邦华走上土坡,举目瞭望,脸上微露笑意,对着官吏赞赏道:“很好,你做得很好。”

前任陕西巡抚左光斗,是大明数得着的水利专家。皇帝钦派其来陕西就任,就是想人尽其才,提前准备,抵御大灾的想法。

在陕西任上,左光斗带领幕僚,实地考察,作出了水利设施的总体规划,并得到了皇帝的认可。

现在,左光斗已经是河道总督,沿黄河勘测考察,既为沿河各省作水利规划,又奉皇命策划治黄的大工程。

黄河百害,历朝历代都难以解决。皇帝看过黄河现在的流域图,发现与自己记忆的不同,判断黄河日后会经过一次改道,夺淮入海。

根据史料记载,黄河曾有数次侵夺淮河流域,但为时较短,对淮河流域改变不大。

唯金朝明昌五年的第四次大改道,使得淮河流域的豫东、皖北、苏北和鲁西南地区成了黄河洪水经常泛滥的地区。

黄河也从此长达六百多年的侵淮,使得淮河流域的水系,发生了重大变化。

自明中叶以来,“每淮水盛时,西风激浪,白波如山,淮扬数百里中,公私惶惶,莫敢安枕者,数百年矣”。

作为水利专家的左光斗,深知其中厉害,殚精竭虑考察研究。

因为皇帝预言过,大灾害持续期间黄河中下游水量剧减,甚至可能干涸,借此机会进行大规模疏浚,加固大堤,使黄河不再侵淮。

这将是百年大计的工程,一旦完成,左光斗将名垂青史。

李邦华对此并不是很了解,但也感念左光斗对陕西所作的贡献。

同时,官仓中的粮食储备还够半年之用,从外运进的也一直持续,即便明年灾害持续,也不虞有大批流民,或者是民乱发生。

时值中午,在远处的大席棚内,出工的百姓们正在吃饭,不时还有谈笑声隐约传来。

李邦华挥退从人和官吏,迈步走了过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